taptap怎么在电脑下载 国内展会 taptap点点手机网页版

2025第二届机器人+先进技术国际会议 ICRF
2025第二届机器人+先进技术国际会议 ICRF

2025第二届机器人+先进技术国际会议 ICRF

  • 举办时间:2025年10月10-12日
  • 举办展馆:苏州市狮山国际会议中心
  • 展览规模:5000+平方米
  • 所属行业:机器人展会
  • 举办周期:一年一届
  • 展商数量:100+

在线展位、门票咨询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
公司名称:
展会名称:
正在提交!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
邮箱错误!
电话错误!

展会介绍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浪潮的强劲驱动下,机器人技术正迎来历史性的发展契机。从智能工厂中高效协同的机械臂,到医疗手术台上实现毫米级精准操作的手术机器人,再到用于深空探测与深海探索的特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正不断拓展应用疆界,以革命性力量重塑产业格局、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它汇聚了计算机的智能、控制论的严谨、机构学的精妙以及信息传感的敏锐感知,不仅在工业制造领域重构生产模式,也在医疗健康领域守护人类生命,在科学研究前沿开辟新的可能,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转型的核心焦点。

为深化“机器人+”应用赋能,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由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苏州大学、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机器人+先进技术国际会议(ICRF2025)”将于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在苏州举行。本届会议以“智能引领·跨界融合”为主题,聚焦基础前沿探索、仿生结构与本体设计、具身智能与大模型、创新应用实践四大板块,紧密围绕前沿科技与产业实践,持续释放机器人技术在多领域的巨大潜力。

作为机器人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平台,ICRF2025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高层次、高规格的学术与产业盛会。会议将构筑跨国界交流桥梁,推动全球机器人领域的思想交融与经验借鉴;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枢纽,加速科研创新走向实际应用;打造创新示范展示窗口,呈现机器人技术在不同场景中的落地成果。我们诚挚邀请全球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相聚苏州,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的未来趋势,携手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承办单位:苏州大学、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

支持单位: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名誉主席:蔡鹤皋、福田敏男、王立鼎

大会主席:段文晖、孙立宁

副主席:柳强、王晓浩

执行主席:唐飞、杨湛

时间地点

时间:2025 年 10 月 10  日-12  日(10  日报到)

地点:苏州市狮山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日程

日期 内容
10 月 10 日(周五) 全天报到
10 月 11 日(周六) 开幕式、主旨报告、主题对话、同期展览
10 月 12 日(周日) 专题分论坛、同期展览

机器人+ 同期展览

注册缴费

(一)会议注册费

2025 年 9 月 20  日前 2025 年 9 月 20  日后
学生/会员:1800 元/人 学生/会员:2100 元
非会员:2200 元/人 非会员:2500 元

备注:会议注册费包含会议费、会议用餐及茶歇、会议资料袋(程序册、电子论文集、胸 牌、展览资料)、会议用品等项目;2025 年 9 月 20  日前办理两年/四年的会员,可享受会员优 惠价格(包括老会员续费)。

(二)稿件费用

有会议收录需求(IEEE 出版,EI 核心和 Scopus 检索)的论文,需缴纳 2000 元稿件费用。

(三)注册方式

  1.  会议网站注册登录—参会个人中心—报名参会—选择参会类别/支付方式—办理缴费—在线开票—注册成功。
  2.  如您选择“线下缴费-银行汇款”方式进行缴费,请注意将缴费凭证等上传至网站,方便 核实您的汇款信息。

展品范围

会议议题

(一)版块一:机器人+基础前沿

本版块深入探讨微纳机器人与医用机器人这两大前沿领域的交叉融合。微纳机器人(特征 /功能尺寸≤亚毫米)作为新型智能化系统,利用微纳尺度效应,在机械、电子、光学、生物等 多学科交叉驱动下,实现了微观环境下的高精度、高灵活性操作,为革新精准靶向医疗提供了 关键技术支撑。而医用机器人则在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康复辅助等多个环节推动医疗操作的 智能化与自动化。两者在“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控制体系中高度契合,尤其在智能控制、导 航定位、图像引导、组织交互等核心技术上具有深度交叉与协同空间。本版块交流内容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方向:

n 微纳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具身控制            n 手术技能学习与任务自主

n 微纳机器人多源成像与体内混合定位        n 微纳测量器件与柔性传感

n 微纳机器人协同控制与集群涌现            n 腔镜/内镜手术机器人

n 微型机器人跨尺度设计、驱动与应用        n 经自然腔道与经血管手术机器人

n 微纳尺度下的精密操作与机器人自动化技术  n 脑机接口控制的神经康复机器人

n 软体与连续体手术机器人

(二)版块二:机器人+仿生机构与本体

仿生学与机器人技术的交叉融合,为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系统提供了突破性的创新路径。通 过模仿生物体的形态结构、运动机理与感知机制,仿生机构赋予机器人本体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和运动灵活性,推动机器人向高效能、高仿生、高智能方向发展。本版块交流内容包括但不限

于以下方向:

n 仿生与软体机构     n 智能末端执行器

n 跨尺度微驱动器     n 一体化关节

n 精密减速器             n 智能材料

n 生物感知融合系统     n 生物感知融合系统

(三)版块三:机器人+具身智能与大模型

在具身智能与大模型技术驱动下,机器人学习正突破传统编程范式,向多模态感知驱动行 为决策、物理环境因果推理、跨场景自主进化方向跃迁。通过具身大模型构建“感知-认知-行动” 闭环,机器人可实时解析视觉、触觉、深度等多源信息,结合物理常识实现动态环境自适应。 Sim2Real 迁移学习、小样本终身学习等技术显著降低实体训练成本,推动工业协作、医疗手 术、家庭服务等场景快速落地。本版块交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n 世界模型构建    n 物理常识推理

n 多智能体协作     n 多模态融合感知

n Sim2Real         n 小样本终身学习

n 任务和运动规划     n 混合增强智能

n 机器人灵巧操作     n 视觉-语言导航

n 跨模态迁移学习    n VLA 多模态对齐   n 机器人学习

(四)版块四:机器人+创新应用

机器人技术与多元化场景的深度融合,正不断突破传统制造业边界,催生跨领域、跨行业 的颠覆性应用模式。通过集成人工智能、物联网、5G 等前沿技术,机器人系统在新型应用场 景中展现出强大的重构能力与价值创造力,为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本版块交流内

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n 具身智能工业应用   n 具身智能家用服务应用

n 具身智能农业应用   n 具身智能医疗应用

n 具身智能建筑应用   n 人机共融智能工厂的协同作业体系构建

n 基于数字孪生的全流程柔性制造系统

参展流程

【展会】快速发布模板

国际标准展位9平,摊位标准配置

• 一个咨询台 • 一桌、两(三)椅

• 地毯 • 废纸篓

• 公司楣板 • 两(三)面墙板

• 射灯 • 一个电源插座等;

仅供参考,以实际展会配置为准

光地展位:不含任何设施

相关推荐

换一换

loading...

已经是到最后一篇内容了!

Baidu
map